主後1965至1974:萌發期

洛杉磯台語福音教會(自1982年起改稱洛杉磯福音教會)創立於一九七○年十月二日主日。

早在一九六五年秋天,幾位經常在中華歸主教會參加崇拜的台灣留學生深深感到主的信息除非以自己鄉土口音傳播,聽起來難感親切。當時適有在洛杉磯休假的蔡信彰牧師,有意開始閩南話家庭禮拜,這幾位留學生知悉此事,滿懷希望,答應參加。不久就在蔡牧師住家開始了閩南話禮拜。剛開始聚會人數包括蔡牧師全家還不到二十人。沒想到,在短短時間內,人數從二十到三十,四十,一年後即增加至六十多人,而使用之語言,亦因人數之增加而趨複雜。蔡牧師為使每位參加聚會者各有所獲,不久便一週以閩南話,另一週以北京話講道。

一九六六年秋,蔡牧師因為師母接任菲律賓嘉南中學校長之職,不得不暫時離美返菲。這個家庭式禮拜聚會則由羅文牧師接代。羅牧師接替蔡牧師後,聚會以英文講道,一週以閩南話,一週以北京話翻譯。人數有增無減,不到半年,不但客廳,飯廳坐滿了人,連樓梯亦坐滿了。為解決這問題,一九六七年春便開始選出負責人找禮拜堂,一面亦開始信徒建堂認捐。當年夏天,禮拜堂找到了,取得了分期付款,這所禮拜堂的原主亦情願以最低年利承貸。就這樣,羅省基督教會正式創立,是年初秋搬進現在的禮拜堂。

經過三年,一切順利,聚會人數仍與日俱增,每週還是由羅牧師用英文講道,一週翻譯閩南話,另一週翻譯成北京話。因為人數的增加,在第三年便將教堂東側嬰兒室打通改排座位。當時經常聚會的人數約有一百六十左右。一九七○年初夏,執事會決議開始台語家庭聚會,以觀察分設台語教會之可能性,同時亦開始物色台灣人牧師。

一九七○年夏,張瑞雄牧師來洛杉磯拜訪他過去的會友。並察看在洛杉磯開設台灣人教會的可能性。當時,有幾位信徒便決議藉張牧師於美以美會的關係租借教堂開始試辦台灣基督教會。雖經當時任職羅省教會的台灣執事們力勸,說明台灣人教會就要經羅省基督教會分出成立,如能等幾個月便能一起合力組成等等,但是上帝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台灣基督教會」即於八月間正式開始聚會。

在蔡牧師家裡開始的家庭禮拜最初是因為要以閩南語傳揚信息而來的。這個小小的聚會,由上帝的祝福成為百多人的教會,但是初衷還沒有達成。同工們商討,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在執事會提出組成台灣人教會的要求。當時同工會中的台灣弟兄們有的是執事、有的是董事,他們願意無條件放棄所有在羅省教會之權利。徵得全體會友、執事會及牧師的諒解,台語福音教會於是在一九七○年十月初正式創立。就在執事會洽商成立台語教會之時,適逢高集樂傳道剛畢業於東部浸信神學院,有意思來福樂神學院深造,亦表示願意一起開始台語教會工作。於是當夜打長途電話正式請他負擔這件上帝的工作。

創立當初,所有同工有一個心願,就是這個教會的財務,絕對不求外援,信徒能夠奉獻多少,事工就做多少。上帝絲毫沒有小看這個願望,祂多年來的祝福,不但充足,而且有餘。

成立後頭一個月是暫借羅省教會禮拜堂,利用主日下午聚會,會後一起晚餐。這是過渡時期,大家亦不介意,另一方面則積極尋找租借安息日會教堂。因為安息日會聚會是禮拜六,這樣教會便可以在主日早上用正常時間崇拜,感謝上帝的安排,在一個月之內,就找到華人安息日會,並於一九七○年十一月頭一個主日開始遷移在那裡聚會。

禮拜堂是租借來的,總有一日,我們必須有自己的禮拜堂。於是同工會決定撥出每月奉獻的百分之二十五做為建堂基金。同時亦決定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撥為宣道基金,用以支持故鄉台灣的弱小教會。

二年多借用教堂的期間,教會各種事工慢慢地走上軌道。由教會向美政府立案,執事會、董事的選舉成立,會籍制度釐訂,基要信仰之告白,高傳道封立牧師,教會章程之通過,以及各項事奉的進步等等,都可以看出上帝如何在引導祝福這個教會。

一九七二年下半年,各方面反應都覺得不適宜再長期租用別人的禮拜堂,一來租金日漸上漲,二來與人共用教堂總諸多不便,三來定居此地的同鄉漸多,教會增長大有可為也。現在想來,是神用這些因素催促教會另找聚會場所。執事會便組成特別小組尋找其他的暫時聚會場所。雖然盡力找,卻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執事會認為我們祈禱不夠迫切,因此一面央求會友繼續為這件事迫切祈禱,另一方面責成建堂組更加緊的找。在安息日會方面,則由董事會約定他們的董事商量,以求諒解。

一九七二年底,果然找到了一所基督教科學會(Christian Scientist)舊教堂,各項設備正合需要,地坪亦夠將來擴大加建之用,但是價格卻遠超過5至6萬美元的預算。同工們一面徵求會友同意,一面繼續祈禱,一面則正式還價,當時中人(Broker)認為實在太低,但這是教會所可能負擔的。同工會認為如果這是上帝要賜與的,我們只能憑著信心這樣做,經過對方提出Counter offer,教會仍然堅持原來Offer的七萬二千元價額。上帝果然賜下一所令人欣慕的教堂給我們台語福音教會。一九七三年二月二八日,正式搬進這3/4 英畝,自費購買的禮拜堂。

搬進自己的禮拜堂之後,聚會人數驟增。於是任職會為主日學課室不夠用的問題設法解決。起先以為可以用Trailer House代替,但調查結果,建築條例(Building code)不准放置任何暫時性建築物,如此一來,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加建教育館。任職會深感會友剛為購買教堂認捐,再加上這件事,可能負擔過重。但是鑒於主日學之重要性,課室問題實在不能遲延,於是向會眾說明教會苦衷,並以借貸或認捐方式請會友再度順著聖靈感動出錢幫助。出乎意料,會友認捐數目竟超出實際需要!這樣,教育館就在四月底正式破土動工興建。

一九七二年春天,任職會認為依教會的成長率預測,最好能聘請另一位牧師幫助高牧師。洛杉磯地廣人散,一人負責所有牧職實在吃力。初夏,邱以正牧師路過洛杉磯往巴西探親,逗留洛杉磯期間曾在教會成人查經班及家庭聚會,以及夏令退休會時做見證及證道。他表示當他在馬來西亞牧職十年期滿後,願意獻身往其他地方(如關島)做開拓工作。經幾個月書信來往商量及任職會慎重考慮,終於在十月中正式發出聘書邀請邱牧師來本會認副牧師,專負宣道方面事工。邱牧師全家於是一九七三年四月初從馬來西亞安抵洛杉磯。

羅馬八:28說;「我們曉得凡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照著祂旨意被召的人。」如果將這節聖經的「人」字讀成「教會」,恰可見證上帝在本教會奇妙的作為。

主後1974至1977:生長期

一九七四年間高集樂牧師因為是中國神學研究院發起人之一,有義務回遠東服務。雖然身為本教會牧師,難以離職,曾向校方申請延期回台服務多次,但終於一九七四年七月間全家遷回台灣,任教於中華神學院。

高牧師離去後,本教會牧職由邱以正牧師代理,在此期間楊東川牧師利用福樂神學院深造之便,亦在本會幫助,擔任青年團契輔導。當時雖有教育館之落成,但因主日學班數增加,教室問題還是存在。一九七四年底,因會友們同心愛主之奉獻,教會又添購隔鄰住家,改裝為兒童主日學教室,教室問題乃暫時得著解決。

一九七五年五月間,邱以正牧師因私人理由提出辭呈。教會同工曾意圖勸留,但改變不了邱牧師辭意,而楊東川牧師亦於六月底學成回台服務。於是登報聘請牧師。

經登報後,共有十三位來信應聘。有幾位是在美,有幾位是在台灣,也有幾位是留美回台服務的。同工會將此事仰望於主,經過祈禱、等候,上帝竟賜給我們一位不在應聘名單之內的劉富理牧師。當時劉牧師正在福樂神學院進修,曾經應邀來本會證道,亦有幾次在福音團契做專題演講。一九七五年七月間,同工會派代表與劉牧師接洽,經過一段時間的祈禱等候,劉牧師乃答應。但是他必須同時繼續進修,完成他的學位。八月初和會正式通過聘請劉牧師,十月一日劉牧師正式接任本會牧師。

同工會有鑒於教會增長之必要,乃設法開始長期計劃。計劃包括增加聚會人數、建築物及設備等。一九七六年三月間,教會初次設立增長主日,專為教會增長來策劃思考,以促進將來聚會人數之增加。會友們當時憑信心預測增長率為65%。一九七六年六月間,高集樂牧師攜眷回美繼續進修。他原來計劃要去東部,但經會友們的挽留,他轉而申請福樂神學院,才得轉學並留在本會幫助教會事工。

十月間,劉牧師及同工們有鑒於教會增長,不但要有外表之量,而且也需要內在之質,便開始細胞小組之設立。細胞小組是著重信徒們的肢體交通及自我訓練帶領查經祈禱之能力,以備一段時間後,每二位組員便可另創一細胞小組,並繼續生長擴大。十二月間,為長期增長之需,教會又購置主日學教室隔鄰的公寓四棟,另方面開始請建築師設計加建教育館工程。

一九七七年四月間,教會第二次增長主日,檢討過去一年間實際增長率為42%(約六十人)並信心預測將來一年間之增長率44%,亦即期待這一年增加八十人。

五月間教會首次舉辦福音年會,思想教會如何向外傳福音。與此同時,董事會比較、估價之後,認為加建教育館可能要比買一所設備齊全的教堂要貴,乃開始尋找適合需要而教會能力所能及的舊教堂。果然在迫切祈禱中,找到了一所合適的教堂,位於Highland Park,並於十二月二十二日正式完成新堂購買手續。並且已經於十二月十一日起在新堂作禮拜。

回顧這一階段七年來,上帝真是恩待賜福本教會,使本教會得有如此之成長。願一切榮耀頌讚歸於三位一體的真神。

主後1977至1980:茁壯期

教會於一九七七年年底遷至新購買的禮拜堂。新禮拜堂在設備上比較齊全,有可容五百人的會堂,並有交誼廳、教育館及牧師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建築物較舊需要大大整修。初期工程包括;牧師館內外粉漆、修理窗戶、新鋪地毯、教育館外面粉漆、天花板翻新、本堂及教育館的屋頂全部翻新,電路、廚房、洗手間等翻新。並在教育館東邊空地加闢了兒童遊樂場地,其間有許多青少年獻工粉漆交誼廳和教育館

除了建築物上的整修外,教會在增長、得人關懷方面亦在繼續努力,希望能夠招呼更多的同鄉歸入上帝國。

自一九七六年三月正式開始教會增長計劃之推展後,聚會人數不斷增加。一九七六、七七、七八、七九等年年底平均成人聚會人數各為175人、256人、315人及328人。到一九八○年六、七月的統計,包括東區佈道所(即東安福音教會前身)成人聚會人數即在390人左右。

一九七八年教會開始定出每年要全體共同努力的主題,當年頭一次的主題是「立定志向要得主喜悅」。四月二十三日舉行獻堂禮,為七七年底遷教堂做感恩禮拜。四月底教會增長主日中填寫「愛心許願」單,將可能引領歸主的親戚朋友名單。由教會統一收集、整理安排個人談道工作。十月底利用八週年紀念舉行培靈會,邀請蘇天明牧師主理。長久以來,教會一直關心第二代靈性,十月間適有王博宏(Paul Wang)從東部搬來福樂神學院進修,聘他為青年輔導,負責設計推行第二代培育工作。為配合這二代工作,每週日禮拜前半部讚美禮拜全家在一起,以台語翻英文。下半部份講道時間,孩子才離開去上主日學。

一九七九年教會主題是全家事奉主。一月底高集樂牧師接受差遣往香港中華神學院任教。一月底會員大會,通過修改教會章程(By laws),並通過續聘劉富理牧師為教會主任牧師,聘期三年(第三次續聘)。三月本會東區佈道所正式開設。五月初台福年會,檢討教會增長及作「愛心許願」,為帶親戚朋友歸主祈禱,並將名單交給教會。十一月初聘蘇炳甘為少年輔導。十一月中,召開和會選舉明年度執事。這是年初所通過的新章程的規定。目的是讓新執事有一段「見習」的時間,明年二月初正式就任時才免得生疏。

一九八○年教會主題是「使祂在凡事上居首位」,鼓勵信徒在每日的生活裡讓基督做主。二月初開始為解決第二代語文問題,試辦主日禮拜全部由台語翻英文。在這段時間,有好幾位青少年在主日決志信主,感謝上帝引領。三月初「教會增長主日」,會中請廖加恩牧師傳講教會增長信息,並有同工報告教會增長情形及未來一年中的增長事工時間表。三月底吳德聖牧師及牧師娘來帶領「基督徒生活」研習會。五月四日南加州台灣基督教聯合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被捕在本教會舉行禁食祈禱禮拜。這是南加州(包括聖地亞哥)幾間台灣基督教會第一次聯合禮拜。六月間經會友決定禮拜日聚會繼續全場由台灣話翻成英文,崇拜部份後只有六年級以下的孩子去上主日學,七年級以上的孩子則留住繼續聽講道到聚會結束。八月三十日第三次北美洲台灣基督教會協會總會在本會召開,各地教會代表參加者有二、三十位。

那些年間因為能源問題,逢機會邀請朋有來參加禮拜時對方常以路太遠開車不方便來推辭。為解決這實際困難,教會開始朝「將教會移到同鄉住處」的方向發展。第一個配合這方針的就是一九七九年三月初東區佈道所的分設。當時佈道所聚會是租用West Covina的一所安息日會。

眼看台灣人移居南加州的人愈來愈多,一九七九年年底董事會曾正式決定採取已開發佈道所的方式發展教會。一年前黃逢時長老夫婦曾建議本教會探討在Torrance地區設分會的可能性。這次董事會之決定正好符合這個構想,於是南區聚會正式於一九七九年十二月開始,先利用每週六晚上時間聚會。這個聚會於一九八○年三月遷至Four Square of Torrance,仍繼續於週六聚會禮拜。後來吳德聖牧師答應負責開拓事工,並於九月十四日正式成立為「台語福音教會南區佈道所」(即南灣福音教會之前身)好牧養住在Torrance、Palos Verdes、Gardena、Long Beach等South Bay社區的台灣同鄉。

雖然教會有分設佈道所的異象,但也沒有忽略本會的增長,八○年初主日聚會成人約在三百左右。同時為了加強關懷信徒,促進「聖徒相通」的生活,教會嘗試尋找關懷牧師來幫助主任牧師牧養教會,感謝上帝恩典,由巴西來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士蔡麟牧師自八○年九月一日在教會一起配搭事奉。

感謝主,雖然已經分出兩間支會,本會聚會人數仍繼續增加。為避免疏忽招呼頭一次來教會的兄姊、朋友,一九八一年二月開始在大門入口處安排專人(關懷值星)接待及登記,並在崇拜中加以介紹。

主後1980年1985:豐收期

為使教會繼續增長,牧會型態開始採取Team work方式。蔡麟牧師著重探訪、關懷;劉富理牧師著重講道、栽培。

會友中有許多遠從San Fernando Valley (西北區)來。他們開車約需四、五十分鐘,在教會向外發展、分設支會的前題下,此地區也是分設支會可能目標。於此,一九八一年三月開始,每月第一及第三週六在西北區舉行家庭禮拜。

眼看台灣來的新移民,紛紛遷入Monterey Park及Alhambra地區,為他們聚會方便,本會一直在找一所禮拜堂,以便遷移,但是上帝卻不允許。逐於五月間租借Alhambra的 Friends Church開佈道站,並同時設立長輩服務中心。佈道站是利用週日下午崇拜,長輩服務中心則利用週五下午聚會及舉辦活動。

佈道站的事工沒有達到預訂的績效,便於一年後停止。但長輩服務中心仍持續至今。

一九八一年九月,南區佈道所設立一週年,正式聘請吳德聖牧師為駐堂牧師。

十月,為教會第十一週年,「台福通訊」改為每週發行。並於十月二十五日開始英語及台語崇拜分開舉行。這是為了顧及第二代語言及文化背景之需要,期待更有效地栽培他們的信仰。配合英文崇拜之開始,教會於十一月初正式聘Bill Leong為英文部青年輔導。Bill是一為愛主、肯奉獻的義工。

一年前開始的西北區家庭聚會蛻變為教會,於三月初正式開設「聖谷福音教會」。看見聖谷教會的開設,居住在東南區(Cerritos附近及柑縣地區)的兄姊,也於三月初開始每二週一次的定期家庭聚會,為將來開設教會之準備。

一九八二年三月底,東安教會設教三週年,當月正式成為自立教會,不再依賴母會經濟上的支援。並聘高集樂牧師為該會主任牧師。

四月間,本會英文部聘Alan Gates (葛文德)為英語禮拜牧師,負責牧養第二代青年。

聖谷教會開設後有一段時間由蔡麟牧師暫兼牧養。一九八二年九月開始,母會正式差遣林榮吉牧師夫婦為聖谷教會駐堂牧師。

九月間,半年前開始的東南區家庭聚會也成熟蛻變,成為「柑縣福音教會」。同月,南灣福音教會開設二週年,並正式聘吳德聖牧師為主任牧師。

感謝主,九個月之間,有聖谷及柑縣教會之開設,並有東安及南灣教會之自立。加上本會,已經有五所教會。董事會便開始籌劃總會之成立。以便連繫、協調各教會之工作及宣教事工。九月間,召集總會成立籌備會,著手進行成立總會之事宜。十月間第二次籌備會中,選出總會職員,並於十月十六日舉行「台語福音教會總會」成立感恩禮拜。總會成立後,第一件工作,就是委託董事會擬草總會章程,以及修改原有的地方教會章程。

籌備成立總會期間,總會組織體制已經研討確定,然後按照這體制選舉總會職員。母會體制原有的董事會則歸屬總會組織。地方教會體制,修改設立長執會以取代原有的執事會。並增設長老制度幫助牧師牧養教會。

一九八三年二月間,檢討細胞小組進行情形,發現自從一九七六年開始至今,教會及會友情況均已諸多變化。有的細胞小組還繼續進行,有的已經改組,有的早已停頓的。重新整理的組別,原則上以牧師長老為一組,然後每位長老自己帶一組,組員最好能包括執事。然後由執事再個別帶一組。每小組每月聚會二次,或為第一及第三週,或是第二及第四週。至於時間,則由每組組員商議後自行決定。細胞小組的目的至少有三:(一)研究聖經,互相分享心得。(二)自我訓練帶領查經及聚會。(三)分享組員們的喜怒哀樂、增進主內交通,成為名符其實的兄弟姊妹。每一小組的組員都有一個默契,就是在組內所談的私事,都要守密,不能傳出組外。幾年來,細胞小組繼續進行,對教會增長有莫大的幫助。其實,聖谷及柑縣教會的開設,都是由細胞小組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一九八三年四月中,小會決定聘蘇炳甘為英文部(青年)傳道師。蘇傳道曾擔任青年輔導一段時間後回神學院造就,一九八三年春畢業,獲神學碩士學位。

四月底陳輝茂牧師也畢業於Biola神學院,獲教牧學博士學位。陳牧師專攻家庭協談。 四月間,按例舉行每年一次教會增長主日,檢討一年來教會增長情形,全體會友在上帝面前許願領人歸主。

五月總會定為「家庭月」,有一連串的活動。包括母親節慶祝晚會(在Alhambra馬吉坡中學)、恩愛夫妻之夜、家庭之夜、媽媽靈修會及公園家庭野餐等。

總會與Rose Hill Memorial Park交涉一段時間之後,五月初開始讓會友訂購「台福墓園」。這是在Rose Hill中劃分一大塊墓地專讓台福會友購買,而將該區稱為台福墓園。

七月初利用Independence Day 週末在San Luis Obispo 大學舉行總會靈修會。唐崇榮牧師主講,參加者一千多人。這是第一次靈修會突破千人記錄,感謝主。

七月底至八月初,英文部二十多位青年首次組成音樂見證團(music ministry)往北加州、西雅圖及加拿大溫哥華等七所教會,舉行音樂見證。對各教會青年有好見證也有多位青年之信主者。

七月間,總會發表聲明,呼籲台灣政府停止「宗教保護法」之決定。

第一次總會聯合佈道會藉Alhambra 浸信會於八月二十五日舉行,唐崇榮牧師為講員。

九月二十四日,柑縣福音教會慶祝設教一週年,並做獻堂及堂會自立感恩禮拜,以及首任牧師周淑慧牧師就任典禮。感謝主的祝福及引領,使柑縣教會設教一週年就有如此的增長。

第一次總會性「愛修會」利用感恩節期間在Big Bear Lake 舉行。請蘇天明牧師主講。信徒得益非淺。

十一月二十七日晚上總會按立蘇炳甘傳道為牧師。這是第一位總會按立的牧師。

本會因為有許多新加入教會的兄姊,十一月間教會為每一位聚會的會友準備名牌供每主日佩戴,以資互相認識。

年中檢討會中,同工及信徒訂了一九八四年的增長目標。台語聚會(成人)人數350人,英語150人,主日學140人,成人基督徒教育120人,禮拜日晨禱會台語100人,英語50人。

交誼廳因為原有地毯破舊,換舖地磚。經費由會友任捐,於一九八四年元月間認捐額滿。於二月初開始換舖工作。換舖後,使交誼廳煥然一新。

一九八四年三月,聖谷教會設教二週年。慶祝自立,並聘林榮吉牧師為首任主任牧師。

五月,母親節慶祝晚會在Alhambra 高中舉行,約有一千三百人參加。

看見香港瀕臨一九九七大限,人心惶惶,蘇炳甘牧師對該地區傳福音有特別負擔,總會於六月底正式差派他去香港,為台福教會宣道師,與當地教會配搭事奉。

七月初,總會宣道部提議經總委會通過,請各地方教會定於每月第四主日名為宣道奉獻日,以幫助總會擴展外地宣道工作。鼓勵一人以$1.00為開始,積少成多,人人參與。

七月中,雙城福音教會成立,是總會屬下第六間教會。也是台福在外州的第一間教會。該教會原為雙城台灣基督教會,他們經過一段時間與台福互相認識,然後經會員大會同意,決定加入台語福音教會總會。慶祝歸屬台福總會禮拜的週末,台福青少年音樂見證團一行三十人由洛杉磯前往美東音樂見證,順道去雙城獻唱及見證。真是上帝奇妙的作為,在一個晚上家庭團契聚會中,竟然有14位當地的青少年決志接受主。一夜之間該地青少年得著極大的奮興。大家都回來教會,組成團契開始經常聚會事奉。

七月間英文部青少年音樂見證團於八月中出發在美東獻唱、見證,獻唱的教會包括: Denver查經班、芝城、雙城、Toronto、Boston、New Jersey、New York、Washington DC、St. Louis等地台語教會。此行共引領了三十多位青少年歸主。

另一批,也是英文部青少年音樂見證團於八月中出發在美西獻唱及見證,巡迴地區包括北加州、西亞圖及加拿大溫哥華。也同樣引領了三十多位青少年信主。真是感謝主,有如此豐盛的收獲。

九月初,總會聯合靈修會第二次在San Luis Obispo大學舉行。講員黃彼得牧師,約有一千人參加。

十月,本會慶祝十四週年,第一次試辦「民謠見證」,由黃寶儀主唱及見證,感動了許多人。因此,總會宣道部決定繼續安排黃姊妹去其他地區教會獻唱。

一九八五年元月Denver查經班正式成立教會,成為總會屬下第七間教會。稱「科州福音教會」。

一九八五年三月聘Tom Cheng為英文傳道。接蘇炳甘牧師牧養英文部青年。

四月初,救主受難日晚上舉行台語、英語聯合聖餐禮拜。這是首次試辦。

四月下旬,本會民謠見證團往德州Dallas、San Antonio 及Houston 獻唱及見證,反應極佳,得人不少。感謝主。

五月開始,陳宏文牧師暫代教會秘書,參與洛福教會行列。

五月初母親節總會在Pasadena City College 舉行慶祝晚會。有一千多人參加。間接的傳播耶穌基督的愛給同鄉們。

五月中青少年義賣及洗車募捐以幫助總會所屬外州教會青少年來參加七月初靈修會旅費。青少年出力,會友出錢,大家踴躍參加,皆大歡喜。

七月底有Billy Graham南加州的佈道大會。許多同工、會友參加六月初培談人員訓練。參加者學習培談方法,對個人佈道增加信心。

七月初,總會聯合靈修會又一次在San Luis Obispo 大學舉行。聘請劉瑞賢牧師為講員。約八百餘人參加。本次青少年約佔全部參加人數的一半。感謝主。本次靈修會由洛杉磯福音教會負責主辦。沒有改變場地的原因是其他的可能租用的場地,不是太小便是太貴。

七月十四日,總會宣道部一直在關心、幫助的San Antonio 教會正式歸入總會,成為屬下第八間,取名「聖城福音教會」。

八月中,聘請蘇文安弟兄為總會文字傳道,負責總會文字事工之推動。這是總會文字事工之新里程碑。

九月一日,本會差遣居住Arcadia 附近(Rosemead Blvd以東)的會友在Arcadia 另設支會。於九月八日正式開設「聖安福音教會」。這是本會直接分設的第五間教會,也是總會屬下第九間教會。陳輝茂牧師為開拓牧師。

Arcadia 只離本會約20分鐘車程。只有幾位會友居住那裡,沒有居住那裡的同工可以差派。本會即另試一種構想,就是差派幾位現任長執借用,負責幫助牧師處理新教會事務,一段時間,等栽培當地會友成為同工,接班後才得回來本會繼續事奉。

九月二十九日,Houston 福音團契正式成立教會,取名「美南福音教會」,歸屬台福總會,成為屬下第十間教會。感謝主。

數算五年來,主的恩典實在豐富:由母會分設的四間教會都一一自立,聚會人數日日加添。總會成立後,外州宣教工作急速擴展,前後共有四間教會歸屬總會。只是一九八五年九個月之中,已經有三間加入。何等的感謝主,讓我們有份傳福音、領人歸主的大使命。